产物先容:常绿乔木,高5~15米。树皮灰褐色;小枝和芽密生毡毛,皮孔密而较着。单叶互生,聚生于枝的上部,革质,楔状倒卵形至倒披针状倒卵形,长5~18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全缘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多数圆齿或锯齿,叶上面有极稀少金黄色腺体。穗状圆锥花序腋生;雄花序长6~8厘米,苞片密,覆瓦状摆列,每苞腋内有一雄花,雄蕊3~7;雌花序因分枝极延长,唯一1~4能孕苞片而似穗状,长2~3.5厘米,每苞片腋内生一雌花,子房有2颀长鲜白色花柱枝。核果卵形,略压扁,熟时白色,里面有乳头状突出,外果皮肉质,多汁液及树脂。根基信息【来由】《云南中草药》 【拼音】YánɡMéiShù 【又名】大树杨梅、野杨梅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【来历】为杨梅科动物毛杨梅的树皮或根皮。整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 【生境散布】生于山坡朝阳的林中。散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涩,平。" 【功效主治】消炎,收敛,止泻,上血,止痛,治痢疾,肠炎,崩漏,胃痛。 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树皮消炎止血,收敛止泻。治血崩,痢疾,胃痛,胃溃疡。" 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根皮消肿散瘀,止痛,杀虫,收敛。治痢疾,肠炎,腰肌劳损,跌打扭伤,湿疹,秃顶疮,慢性疮疡。"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。外用:研末撒或熬膏涂。 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2024-05-30 电议产物先容:常绿乔木,高5~15米。树皮灰褐色;小枝和芽密生毡毛,皮孔密而较着。单叶互生,聚生于枝的上部,革质,楔状倒卵形至倒披针状倒卵形,长5~18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全缘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多数圆齿或锯齿,叶上面有极稀少金黄色腺体。穗状圆锥花序腋生;雄花序长6~8厘米,苞片密,覆瓦状摆列,每苞腋内有一雄花,雄蕊3~7;雌花序因分枝极延长,唯一1~4能孕苞片而似穗状,长2~3.5厘米,每苞片腋内生一雌花,子房有2颀长鲜白色花柱枝。核果卵形,略压扁,熟时白色,里面有乳头状突出,外果皮肉质,多汁液及树脂。根基信息【来由】《云南中草药》 【拼音】YánɡMéiShù 【又名】大树杨梅、野杨梅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【来历】为杨梅科动物毛杨梅的树皮或根皮。整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 【生境散布】生于山坡朝阳的林中。散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【性味】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涩,平。" 【功效主治】消炎,收敛,止泻,上血,止痛,治痢疾,肠炎,崩漏,胃痛。 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树皮消炎止血,收敛止泻。治血崩,痢疾,胃痛,胃溃疡。" 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根皮消肿散瘀,止痛,杀虫,收敛。治痢疾,肠炎,腰肌劳损,跌打扭伤,湿疹,秃顶疮,慢性疮疡。"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泡酒。外用:研末撒或熬膏涂。 【摘录】《*辞典》
2024-05-21 电议征询热线:0571-87153887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 在线征询:
Copyright ©2012-2025 上海花千坊版权一切